早教吧
育儿知识
作业答案
考试题库
百科
知识分享
创建时间
资源类别
相关度排序
共找到 161 与A.王阳明的 相关的结果,耗时127 ms
以下思想主张,属于王阳明的是A.“良知之外,别无知矣;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”B.“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”C.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”D.
历史
下列各项中有关修辞表述有误的一项是:()A.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(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)(“楚山孤”是诗词中常见
语文
当年只自守空帷,梦里关山觉别
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,克服私欲,以“致良知”,其根本意图是A.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B.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.克服“私欲”,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D.修身养性
历史
“始信心非明镜台,须知明镜亦尘埃;人人有个圆圈在,莫向蒲团坐死灰。”该诗反映了A.董仲舒的“独尊儒术”B.朱熹的“理学”C.王阳明的“心学”D.王夫之的“理在气
历史
“人人自有定盘针,万化根源总在心。却笑从前颠倒见,枝枝叶叶外头寻。”这首诗反映了A.孟子的“仁政”B.董仲舒的“独尊儒术”C.王阳明的“心学”D.顾炎武的“经
历史
关于理学的演变,不正确的是[]A.理学和心学是明清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B.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C.明朝中期王阳明创立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即心学D.朱熹把心与理
历史
王阳明说:“你来看花树,它才存在;你不去看,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。”王夫之却说:“浙江有座山,我没有去过那山,就说那山不存在吗?”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.心学与理学
历史
护统治的交锋
明代心学学者多有通过静坐的方式获得内心体验,以求达到自我与宇宙合一的境界,有人主张“须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来”,王阳明龙场悟道通过静坐后“忽大悟”。这一现象反映出A.
历史
学突破了理学方法论的藩篱
下列关于王阳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()A.提出了“心性论”的主张B.把儒学发展成为心学C.提出“致良知”的思想D.提
历史
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()A.孔子、孟子、荀子B.程颢、程颐、朱熹C.陆九渊、王守仁、李贽D.黄宗羲、顾炎武、王夫之是C还是B?陆九渊和王阳明提出的是心学么所以这个题改选B?
历史
<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>
热门搜索: